一、子女抚养到多大岁数
通常而言,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所负有的抚养责任会延续至其年满18岁。当子女超过18周岁之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被视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然而,若子女由于诸如正在接受高中及以下阶段的学历教育、失去或尚未完全恢复劳动能力等非故意因素导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时,他们的父母仍然需要承担抚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子女抚养到多少岁法律有规定吗
法律规定子女抚养一般至18周岁。18周岁以上的子女,若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父母仍有给付抚养费的义务。但如果子女已年满18周岁且能独立生活,如已参加工作并有稳定收入,父母可不再承担抚养义务。需注意,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可能会有细微差异,具体还需依据当地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判断。
三、子女抚养到成年后还需继续支付抚养费吗
一般情况下,子女抚养到18周岁成年后,父母无需再继续支付抚养费。但如果子女仍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因非主观原因无法独立生活,如患病、残疾等,父母仍有抚养义务,需继续支付抚养费。若子女已成年且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如已就业且有稳定收入,父母则不再承担抚养责任。需注意的是,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如果双方对子女抚养问题有特殊约定,应按照约定执行。总之,父母抚养义务的终止以子女成年且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为一般标准,但存在特殊情况时可适当延长。
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抚养义务到子女年满18周岁为止。18周岁以上的子女在法律上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生活。但如果子女不能独立生活,比如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有抚养义务。